這次的旅行中發現,捷克的人們不怎麼讓座給老年人,但卻會讓座給小孩。其中一個原因是,小孩尚未發育好,四肢的力量通常不容易撐得住公車移動或煞車造成的力量。常在公車或捷運看看小孩晃來晃去,其實比較危險。那老年人呢?他們可能也因肌肉退化造成四肢力量不足,在移動快速的公車捷運上發生危險。不會主動讓座給老年人的其中一個原因是,「他們不一定需要」。身為一個成年人,如果自已需要他人幫助,應該自已說出來讓他人知道,進而得到他人的協助。相反的波蘭人則是小孩與老年人都會給予讓座,當他們需要的時候。
這個理念跟我在台灣推廣的理念相同,但在台灣就是不可行。常常在台灣的交通工具上看到很多人一看到長者或有白髮的人,就馬上從椅子跳起來,沒有先問過他人到底需不需要,即強迫他人接受自已的讓座。這其實即是一種歧視的行為,與非發自內心的讓座行為。記得在台灣看到多次老年人在車上生氣說著,「我還可以站,我並不老,做什麼硬要我坐你的位置!跟你說了我不想坐了!」讓座的人尷尬到直接消失在車箱內。
「May I help you? 需要幫忙嗎?」是在西方國家常聽到的一句話。即便是要幫助別人,也應該得到他人的允許,與理解他人真正需要幫忙。而非自以為他人是弱者,而幫助他人。或是因為社會有不成文的「規矩」而為了守規矩而幫助他人。這都是很可笑的行為。再者、博愛座的英文是Priority Seat,是在有需要的人想要就坐時,優先讓坐的位置,並不是像台灣一樣,一般人不可以坐博愛座。同理、也不是只坐在博愛座的人才要讓座。不論在哪個位置,看到有需要的人時,得到他人同意後,即可將自已的位置讓給對方。如同火車上遇到的朋友Jan所說,他們重視交流、尊重與互信,或許也是個原因、他們能接受面對面的包廂式火車,他們的車站沒有閘門,出入口沒有收票員。
Comments